欢迎光临苏州市吴中区医药行业商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商会简讯
吴中区医药行业商会简讯

第8期
总第61期
苏州市吴中区医药行业商会  2013年8月21日
 苏州市吴中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联盟协会 电话、传真:82119018 
 网址:http://www.wzyysh.com wzyyhysh@163.com

       
 
一、政策资讯
    苏州市第三届市长质量奖开始申报
    区经信局、财政局下达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
 
二、信息动态
    吴中区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暨民营企业文
化节隆重开幕
    我会企业家代表参加“对话国务院参事陈全生”活动
    医药医疗六大品牌展会亮相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三、活动预告
     我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将于9月中旬召开
 
四、商会人物志
     夏金华:“吃好住好”的生态理想
 

                            苏州市第三届市长质量奖开始申报
   
    从苏州质监部门获悉,从7月23日至10月8日,苏州市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合法运营三年以上、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并居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或组织,包括提供公共服务的非政府机构,均可申报第三届苏州市市长质量奖。
  据介绍,苏州市市长质量奖为苏州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全市最高质量荣誉,授予在全面质量管理和经营绩效上取得显著成就的苏州企业和组织。参评费用全免,获奖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入围单位给予评审意见反馈。
  申报受理地点有两个:苏州市公园路58号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204室(联系人:平元元,电话:65110617,传真:65220501);苏州工业园区苏惠路98号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803室(联系人:潘云飞,电话:62625561,传真:62625559)。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仅受理市区范围内进出口企业的申请。
 
                区经信局、财政局下达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
                吴中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苏州脉慧特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扶持
 
     8月2日,吴中区经信局在吴中区商务中心经信局会议室召开获得2013年(第一批)吴中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扶持的单位负责人会议。
    会上,吴中区经信局张道元副局长通报了全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情况和本次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项目情况,并对近期开展的“纳税人评议经信局”活动作了介绍,请各企业、单位关注并踊跃参与评议活动,配合经信局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区经信局行业管理科戚苏靖科长对获得专项资金扶持的企业和单位表示祝贺,希望大家管好、用好扶持资金,发挥扶持资金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戚科长还介绍了各级扶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政策,包括下半年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省首台套示范推广项目、兼并重组项目(兼并其他企业投资达2000万元以上)以及新兴产业苏州市区域合作投资项目等等,为企业负责人作了面对面的指导。
    我区医药行业的吴中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苏州脉慧特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作为新兴产业行业协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获得资金扶持;开发区的苏州吴中生物医药服务平台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得资金扶持。经信局、财政局等部门对医药产业的全心关注和热忱服务,将有力推进我区医药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吴中区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暨民营企业文化节隆重开幕
 
    7月23日,吴中区工商联在姑苏锦江大酒店举行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暨民营企业文化节开幕式,度假区、开发区、城区、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商会及企业家代表180余人参加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有:中共吴中区委副书记周云祥,苏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谢正才,吴中区人大副主任崔王卡珈,区政协副主席赵建明。我会副会长单位苏州市锡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州市春晖堂药业有限公司,常务理事单位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苏州万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会员单位长桥供销社药店的负责人作为本会会员代表出席了大会。
    吴中区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生代表区工商联第三届执委会宣读了《倡议书》,向全区企业家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以理想信念为指引,培育具有时代特色和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以先进文化为动力,助推企业全面健康发展。
苏州吴中供水有限公司、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恒升机械有限公司、苏州华成集团有限公司、苏州万德福尔新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民营企业,结合各自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做法及参加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进行了交流,展示吴中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改革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经验、新成就,为深入推进全区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区委周云祥副书记在会上讲了话。他对我区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希望广大企业家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抢抓苏南现代化建设契机,做好发展保护两相宜文章,加速企业建设的进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响企业品牌,做推动转型升级的“引领者”;同时,要求统战部和工商联紧密联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听取企业家建议,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及民营企业文化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会议现场,还组织了吴中区非公经济企业文化建设展,全区36家各具代表性的企业,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示了我区企业文化建设及广大员工的新风采、新形象,其中医药行业参展的企业有苏州天马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等。
 
                        我会企业家代表参加“对话国务院参事陈全生”活动
 
     7月27日下午,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绿城集团、商邦理事会共同举办的“2013中国民营500强苏州峰会”召开,在苏州金鸡湖大酒店隆重举行“对话现任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苏州民营企业应对”活动。来自苏州五县七区的各工商联、各地商会、行业协会的500余名商协会副会长级别以上的企业家出席这次活动。苏州市相关部门的多名领导被邀请为大会嘉宾。
会议开始时,中共苏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苏州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谢正才致辞。他指出,苏州的经济活力及其发展潜力在长三角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此次中国民营500强苏州峰会再次将全国的目光聚焦苏城,也为苏州高端财智人群提供了更高规格、更难得的交流平台。
      本次活动邀请现任国务院参事、国务院经济顾问团核心成员陈全生先生,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民营企业应对”做主题演讲,这也是陈全生先生首次到苏州与企业家面对面进行的高端对话。在现场,陈全生先生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行各业经济形势作了详细阐述,与企业家们进行了充分交流,从认识、体制、投资创新等十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的现状,在肯定中国企业十年辉煌业绩的同时,更对未来的中国创新和中国价值寄予了厚望。
      在随后的“中国民营经济苏州论坛”环节,中共苏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谢正才、上海融创绿城副总经理王龙、江苏省政协委员徐浩然等嘉宾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以“苏州经济新驱动”为主题,就“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及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机遇”、“民营企业在城市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等经济话题,现场呈现了一场关于未来财富、投资的全新解读。
      苏州市吴中区医药行业商会副会长朱元国、胡清及常务理事、苏州东阳联谊会会长葛爱玲等企业家代表出席这次会议,听取了陈全生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行业市场现状等问题所作的精彩对话。
 
                           医药医疗六大品牌展会亮相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7月26日至7月28日,第4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和2013年中国药品采购供应博展会、2013中国家庭医疗用品展览会,首次与第14届全国医疗器械区域展览会、绿色医院解决方案博览会、中国康复展览会,六会联合展览亮相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打造全新医药医疗会展贸易平台。
  本次展会以覆盖医药、医疗和大健康为主题。展会总体规模达历史之最,共有6万余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和3000余个展位。在本届展会上,有来自全球2200家医药、医疗企业参展。值得一提的是,在3A、4A、5A馆内的第4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上,有近千家新特药品、化学药、中成药、生物制药、OTC药品的供应商,进行集中展示和招商,其中不乏销量过亿的基药品种。
  我会各医疗器械、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出席了本次盛大展会。
 
                    我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将于9月中旬召开
 
    为加强政企沟通对接、共同助推新兴产业发展,根据吴中区经信局和吴中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商定,拟于9月中旬召开由我区生物医药行业骨干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吴中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暂定名)”。会议将通过座谈,分析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交流企业的发展情况、经验及设想,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并解读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接受政府部门的服务和指导。请本会各生物医药企业提前做好座谈发言准备,每家企业发言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可用PPT)。发言提纲请于9月6日之前发至本会邮箱(wzyyhysh@163.com),对开好会议有何建议,也欢迎提交。

◇商会人物志◇
                                          
                              夏金华 :“吃好住好”的生态理想

 
    现代化的脚步日益临近,都市里的人们反倒更有返璞归真的田园情结。曾经,多少人想要冲破城市的大门,希冀着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如今,做一个“农夫”,拥有几亩良田,吃着新鲜采摘的绿色果蔬,倒成了都市人眼里的“时尚”生活。
    在专注于土壤和植物品质改良、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夏金华看来,这个“农夫”梦,好似雾里看花,看上去很美,却与真正的“生态”还有着见不到、摸不着的距离。
                       “土壤医生”的生态理想
     你以为自家种出来的瓜果蔬菜,因为不打农药就能凭空安上“生态”两个字了么?要知道,那片土未必是“净土”。夏金华的一瓢凉水,只怕要生生地浇灭不少人的“生态田园梦”。
    “几十年的农业大发展,解决了全国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带来了农田的高强度使用,历史积累的化肥、农药过量严重,投入的养分比例失调等问题,土壤氮磷的大量积累,破坏了土壤健康生态,导致土壤越‘肥’越要施肥的恶性循环。”夏金华说,很多种植基地的沟渠水都浸成了深绿色,土壤退化和病态严重,结构成分受到了破坏。
     同时,过度开发、只重产量的做法,使得种出来的农产品越来越没有营养。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地种植的水蜜桃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是二十年前同比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说,现在要吃12个水蜜桃才能抵原来一个的营养。所以,老百姓经常感觉现在的吃的农产品只有其形没有其味了。
    此外,随着工业化的扩大和人为活动的增多后,部分有害毒素也会侵入土壤,尤其是一些对人体有危害的重金属极易在土壤中累积,造成二次污染,而最终,这些重金属很有可能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内。
     万物土中生,种植过程中的农药残留等问题,还属于大家容易理解和相对容易控制的“看得见”的生产环节问题,土壤的安全性、平衡性和营养性,以及空气、灌溉水、肥料、生产工艺、品种等的整体品质控制才是生态农业的深层次问题。
    “太湖流域自古是高品质好米的产地之一,我的梦想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运用,在苏州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通过土壤和植物品质的提升,‘智造’出安全而肥沃的优质土壤,生产全国最高品质级别的生态大米!”
                         太湖畔的“生态慧盛米”
     夏金华的生态理想,绝非空中楼阁。
     今年,他的“慧盛米-太湖畔产”高品质大米已经横空出世,各项安全性和营养性检测指标非常优秀,不但营养品质高,而且无重金属、农残等有害成分,尤其受孕产妇、儿童、高端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喜爱。
    “吃饱是生存问题,吃好是发展问题。生态文明的朴素表达方式就是,人们期待生活水平的质的飞跃,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而是整个生活环境的改善。食品的安全和健康,是其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而我们做的就是‘企业家的管理与科学家的技术完美结合’,做出一个高品质农产品的生态环境与生产的标准体系。同时,我们还针对耕地退化、重金属超标、农残超标、土地荒漠化等典型耕地问题开发系列的技术解决方案。”
     区别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概念和体系,夏金华将这种“全过程控制”体系下种植出来的食品称为“生态食品”, 他相信,这应该是一个更安全、更全面、更健康的食品概念和标准体系,也是科技农业的未来。
    2012年金秋时节,夏金华的第一批生态慧盛米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上市仅一个月就一米难求了。“不久的将来,还会有生态茶,生态菜、生态水果、生态中药材等各种生态农作物与经济作物。我们要将技术在全国范围推广和进行技术服务,为全国的农产品转向高品质的阶段做提前热身,让‘生态食品’能够进入千家万户。”
                          经济与生态的辩证法
    “吃”和“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一个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成功种植出安全营养的高品质农作物,是解决“吃好”的问题,夏金华实现生态理想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住好”的问题:“居者有其屋,屋下有净土”。
     年初以来,夏金华带着中科慧盛多名“土壤主治医师”奔波于国内的几块工业污染场地,给污染了数十年的土壤”开药方”,在江苏和周边地区,这样的土壤修复工作还有很多。
     夏金华不无感慨地说,以前污染场地主要是一些金属矿等自然因素导致,而现在城市土地紧张,一座座城市污染工厂关停并搬迁,留下来的一块块棕地(污染场地)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空间,也影响了人们的“住”的质量。土壤修复,是改善生态的有效方式,但国内的环境管理欠债太多,一块土地的“重生”又耗时耗力,且投资巨大,“疗伤”过程异常艰难。
     但最难的恐怕还是标准的缺失。夏金华告诉记者,关于污染风险评估,美国要求若百万人中有一人可能致癌,场地必须修复;荷兰则要求,若10万人中有一人可能致癌就得修复。而国内的土壤修复国家标准还未出台,省内土壤修复只能参照国外及部分省市的地方标准,为土壤修复和验收评估等带来更大的难度。
     即便如此,夏金华仍然相信,思想和行动可以超前,并引导标准的制订。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实现经济与生态两条腿走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通往现代化发展彼岸的最短路径。他认为,经济的发展和人为活动的频繁,必然对生态提出挑战,不是每个地区都能像部分自然保护区那样“经济发展为了生态环境而止步”,所以怎么样让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才是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而答案就是“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每个人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每个人都能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我们的生态理想才算实现。”而夏金华已经为实现这个 “生态理想”做好了准备并付诸于行动。
                                                                  (记者 倪小伟,原载《现代苏州》1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