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苏州市吴中区医药行业商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吴中动态

本会顾春晓理事在吴中区政协四届三次会议联组讨论时作专题发言

作者:来源: 点击数: 717发布时间:2019年1月10日

   2019年1月9日下午,出席吴中区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联组讨论了刚刚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共同为吴中高质量发展献计出招,献智出力。

   区委书记唐晓东,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嵘,区政协主席张建祥,区委副书记李朝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荣德明等区领导和全体委员一起参加了联组讨论。
   会上,政协委员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议关心之事、议所长之事、议思考之事,发言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大家围绕本地、本部门和本人工作,着眼于涉及区域长远发展的一些前瞻性问题提出了看法;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战略目标,突出关键性和根本性问题发表了意见;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就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提出了建议。有5位委员在联组讨论时作专题发言,区政协常委、吴中区医药行业商会理事、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春晓作了题为《破解吴中区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难题》的专题发言,分析了目前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在招商引资力度、土地资源空间、准入门槛政策、企业产业规模、产业配套环境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建议通过提升组织服务、突出用地保障、推动多元投入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产业平稳发展、企业良好增长、平台建设完备和公共服务完善,促进行业初具规模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文附后)。
   在充分听取了广大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后,陈嵘区长在讨论中谈到:感谢5位委员结合不同领域的深入调研,对工作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准分析和宝贵建议。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将委员们的提案及时纳入政府工作计划,认真研究落实,着力解决包括养老服务、农业农村、招商引资等在内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与政协委员保持联系,畅通纳言渠道,积极引导吴中主导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全面发展。
   区委唐晓东高度肯定了5位政协委员的发言,他认为,委员们在深入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见建议,准备充分,整体水平高,体现了对吴中的深厚感情,也为区委区政府工作进一步明晰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提供了帮助和参考。并表示,今年的政协提案质量更加提升,这些提案在对党委、政府解决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的瓶颈和障碍,启发了思路,提出了挑战。会后,将组织专门力量认真研究和吸收委员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为促进党委政府下一步工作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提供有益借鉴,为实现“优生态、惠民生、兴产城、善治理”目标任务不断务实攻坚、增添动力。

附:
              破解吴中区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难题
               ——在吴中区政协四届三次会议联组讨论会上的发言
                            顾春晓
                            (2019年1月9日)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大家好!
   我叫顾春晓,民进会员,来自医卫界别。1992年大学毕业至今,从事制药行业已26年多了,担任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也5年多了。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我今天发言的主题紧紧围绕破解吴中区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难题的思路和建议。
   区委全委会上将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明确为我区主导产业。顾名思义,主要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大健康三大组成部分,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既是我区的主导产业,也是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从研发、测试、生产到检测、销售的全产业链形态,具有“吴中药港”的美誉,具有以下特点:产业发展平稳,企业增长良好;产业链相对完整,集聚效应明显;平台建设日益完备,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医疗器械行业初具规模,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吴中区在发展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方面具有上述优势,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苏州周边兄弟县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面临一些问题。
   问题一: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产业发展有所不均。除开发区对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项目有招商计划外,其余各板块对此块招商均不够重视,各板块都很少涉足大健康产业。
   问题二: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发展载体空间受限。生物医药属于化工类别,必须进入化工园区,但目前区内化工园区已基本饱和,可利用的存量土地寥寥无几,导致生物医药新项目和现有生物医药企业的扩张项目难以入园落地,发展载体空间严重受限。比如木渎天马医药集团2018年增速100%,2018年税收超过3000万元。发展趋势良好,急需扩张,如继续留在吴中发展,只能在开发区化工园内寻找土地资源。
   问题三:准入门槛高,扶持政策不够完善,项目审批流程繁琐、进展缓慢。苏州市将生物医药企业定位为化工企业,设定了较高行业准入门槛,限制了很多中小规模生物医药项目的进入。现有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政策散落于政府各部门,影响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制药项目审批流程繁琐、进展缓慢,以我工作的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为例,2016年6月30日立项的在化工园区内六丰路现有生产场地的合成区GMP技改扩建项目,目前还未能进入实际施工阶段。非常幸运的是,立项后我有机会向区委唐书记、区政府陈区长、政协张主席及相关部委办局领导汇报项目情况,也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项目得以继续推进。在此回顾一下项目环评审批过程:提交《合成区GMP技改扩建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后,2017年4月12日(立项近10个月后)取得项目所在地环境评估批复;2017年11月28日(立项17个月后)批准《苏州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咨询表》;2018年2月9日(立项19个月后)召开《环评报告书》的专家评审会议;2018年4月11日,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给出《合成区GMP技改扩建项目》可行的技术评估意见书;2018年6月1日取得吴中区环保局《关于对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合成区GMP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吴环综[2018]91号);2018年8月10日苏州市行政审批局《关于对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合成区GMP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苏审建评[2018]第19号)。综上所述,立项771天后,完成环评,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2018年初就着手安评,非常感谢区政府办的协调,由区经信局牵头,得到了化工园区及安监、环保、发改等局的理解和支持,盼星星盼月亮,于2018年12月24日召开并通过安评专家评审会。目前正对接设计院开展《设计安全专篇报告书》编写及上报苏州市安监局进行评审工作。后续还将进行工艺设计、施工图设计、消防审核、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生产、职业卫生验收、安全验收、环保验收、GMP认证等,乐观估计2020年底,立项4、5年后,技改扩建项目可以投入使用。
   问题四: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产业链条尚有缺失。截止到2018年,全区16家规上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中,只有辉瑞苏州制药和东瑞制药两家过10亿元,过亿元的仅7家(其中长征-欣凯销售收入3.5亿元)。缺乏引领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健康产业发展滞后,各类医药专业服务机构数量和质量稍显不足,产业链条尚不完整。
   问题五:产业配套相对不足,发展环境有待提升。部分与生物医药有关的产业园存在硬件配套不足的现象,比如一批医药研发类企业被安置在开发区旺山这一生态敏感区域,尚未建设集中废弃物处理设施和专用管道等,制约了很多研发类项目的引进和发展。产业园的人才、金融等软件配套也存在短板。
   针对以上五点问题,为加快我区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发展,提出以下三点具体建议。
   建议一:提升组织服务,加强龙头引进。建议区级层面成立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产业发展规划,协调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产业高效发展。政府各部门围绕硬件配套建设和软件配套服务给予企业精准帮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各板块要加强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招商力度,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来吴中集聚,补齐、补全产业链缺失环节,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开发区正在积极引进中国心血管协会及其带来的医疗器械产业,一旦招商成功,将在开发区很快形成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从而改变我区医疗器械行业小而散的困境。
   建议二:突出用地保障,提升承载能力。抓好土地存量和增量,确保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落地。一方面,梳理全区化工园区内低效用地并加快腾退,优先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载体空间,同时,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规划发展新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扩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在化工园区外规划一定区域承载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业,促进我区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全面发展。
   建议三:推动多元投入,促进产业发展。针对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出台专项政策,充分整合发改、经信、安监、环保、科技、市场监管局、人才办和金融办等各部门的资源,推动多元投入,形成合力;各板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有限的资源向生物医疗及大健康这一主导产业倾斜,共同促进产业发展。在现有政策框架下,积极应对,争取尽快建立生物医药类国家标准,并对医药类企业进行详细区分,充分考虑生物制药等新生行业的特殊性,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时,主动作为,加快生物医药类新项目的落地和发展。